脑血管搭桥技术意义及手术方式
在额侧太阳穴轻触摸,可以感觉到皮下血管在搏动,这就是颞浅动脉,主要是供应头面部皮肤和肌肉血液,而颅内脑组织的供血则来自颅内大脑中动脉,一般情况下,颞浅动脉和颅内血管没有沟通。
搭桥手术就是把颞浅动脉血管和颅内大脑中动脉吻合起来,让颞浅动脉向颅内供血,或把颅内发生栓塞的血管通过重建侧支血管通路,从而改善脑缺血。也有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把脑外的血管拉进脑内,和脑内血管吻合起来,补充脑内血管供血不足。
自从Yasargil完成了第一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起,脑血管重建术取得了快速发展。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动脉瘤、颅底肿瘤及烟雾病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作用正在重新评估。
一、血管搭桥术的意义
1、增加脑血流量。颅外一颅内旁路移植术,是将颅外动脉系统的血液直接引向缺血脑组织,提高局部脑血流量,恢复其正常功能,同时也增加了侧支循环不良区域的脑组织供血,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和对再次脑梗死的耐受力。
2、延长血管临时阻断时间。为了降低脑动脉瘤和某些颅底肿瘤手术中破裂出血的可能性,以及方便手术操作,通常需要施行临时阻断术。通过旁路血管代偿脑组织血供,可明显延长临时阻断时间,降低术后脑缺血等并发症。
3、减轻原负荷血管的血流压力。出血型烟雾病被认为是豆纹动脉和丘脑穿支动脉异常扩张和扭曲,导致血管壁纤维化和脆性增加,并诱发形成微小动脉瘤破裂所致。直接血运重建能减少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轻负荷血管的血流压力。
二、血管搭桥术适用范围
适应症:(1)缺血性脑卒中;(2)颈部及颅内血管闭塞;(3)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4)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烟雾病;(4)颅内动脉瘤或颅底肿瘤。其中,临床以颈部及颅内血管闭塞、烟雾病多见。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内动脉闭或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导致反复脑缺血发作甚至脑梗塞。采取支架重建血管不可能时,颅内外血管吻合搭桥术是一可行的治疗途径。脑内血管部分闭塞多发生在主干血管闭塞,但远端的支血管仍然正常,搭桥就是把别的地方的血液引到这些支流,实现脑组织正常供血。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由于代偿性脑供血而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由于代偿血管的管壁薄,当血压增高或血流过大时很容易破裂出血发生脑卒中危险,而且不能持续保证脑的血供量。因而需要搭桥手术重建血管供血,以确保大脑足量供血。
三、手术方式
根据重建血运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搭桥术和间接搭桥术。
1、直接搭桥术
直接搭桥术分为低流量搭桥、高流量搭桥、原位搭桥。低流量旁路移植术是指将颈外动脉分支与颅内血管直接行端侧吻合,或在供血与受血动脉之间移植一段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桡动脉等,血流量在20-40ml/min左右;常见术式如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吻合术;颞浅动脉-大脑后动脉(STA-PCA)吻合术;颞浅动脉-小脑上动脉(STA-SCA)吻合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OA-PICA)吻合术等。
高流量搭桥是指通过选择增加供血动脉或受血动脉血管直径以增加脑血供,其间经移植血管吻合,血流量在80-90ml/min左右或以上。搭桥方式有: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ECA-RA-MCA);锁骨下动脉-移植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A-V-MCA);颈总动脉-移植静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CCA-V-MCA)、等。
原位搭桥是指通过侧-侧吻合,将颅内2条动脉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支作为供血动脉,另一支作为受血动脉,或通过端-端吻合,将切除动脉瘤后的动脉吻合在一起而实现脑血管重建。原位搭桥完全位于颅内,不需要颅外血管作为受体血管,也不需移植物,只需一次吻合即可完成;但对术者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常用的方式有:大脑前动脉第3段-大脑前动脉第3段(ACA-ACA)吻合术;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PICA-PICA)吻合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AICA-AICA)吻合术等。
2、间接搭桥术
间接搭桥术是利用大网膜、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或颞肌与大脑皮层粘连形成血管。主要术式有:脑-硬脑膜-动脉融合术(EDAS);脑-硬脑膜-动脉-颞肌融合术(EDAMS);脑-颞肌-血管融合术(EMS);带蒂和带血管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及颅骨多处钻孔术。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百度文库,好大夫网,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