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肾病专家张振忠:慢性肾病冬季北方高发,生活习俗不可忽视

来源: 东方红星 2021-01-01

东北人3副本.jpg


    冬季是肾脏病的发作高峰期,有专家表示,冬季肾病出现高发、加重,原因主要有:一是天气寒冷。冬天皮肤排出的汗液以及肾脏排出的小便减少,肾脏的负担加重,毒素排出减少,很多原有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肌酐升高,病情恶化;二是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增多且冬季高发,导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增多,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高尿酸肾病等患者越来越多。这部分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寒冷,血管收缩幅度大,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或控制不佳,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死或脑出血等,从而导致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


张振忠01.jpg

张振忠 名中医


    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副院长张振忠主任医师,在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专家门诊,接诊了一位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张xx,女,62岁,原籍黑龙江,随子女住北京市石景山区某社区。


    患者自述:高血压8年,糖尿病5年,反复水肿3年。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水肿,伴纳差、乏力不适,开始未重视,后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先后多次住院治疗,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一个月前再次出现全身浮肿、乏力、纳差等,网上预约专家号,来北京就医。


    患者全身浮肿明显,皮下瘀斑,伴有乏力、纳差。伴乏力,口渴、口苦,伴便秘、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皮肤瘙痒等。患者活动受限,表情痛苦,情绪悲观。中医诊查:肌肤灰暗,指甲枯萎,舌质暗红,苔腻黄腻,脉象细弦。辨证:肝肾阴虚,气滞血瘀,水滞浮肿。中医、西医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确诊肾病综合征4期,肾衰竭3期,糖尿病肾病伴眼底视网膜病变,收入住院治疗。


    为什么东北和华北冬季肾病发病率高?


    张振忠医生称,慢性肾脏病的冬季普遍高发。虽然我国各地都有肾病发生,但也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发病原有很多,除了遗传基因、发育不良、全身性疾病等造成肾损害,还与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有关。


    1、北方地区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大。气候寒冷,人们容易受凉感冒,引发扁桃体、呼吸道、尿路都容易感染,这些感染都能诱发肾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均可加重免疫系统紊乱,使慢性肾炎发生。近来出现的新冠病毒感染,也会攻击肾脏,可使尿蛋白和血肌酐升高。寒冷还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血压高会损害肾动脉心梗,是肾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糖尿病3.jpg


    2、慢性疾病高发。北方地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高发。其中糖尿病最容易引起肾脏病变。南北方都有糖尿病,但北方的糖尿病发病率普遍高于南方。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了1.2亿,和慢性肾病相当,并且数量连年上升。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在5-10年内发生肾损害。糖尿病有30%左右的患者进展到了糖尿病肾病,有的会逐步进展到尿毒症。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等肾脏疾病也越来越多。


    3、喝水少,身体缺水。人的身体缺水,体内的血液量会降低,肾脏就会缺血、缺氧,因缺乏养分而逐渐“枯萎”。“喝热水”是我国居民主要饮水方式。很多人在劳作时身体缺水,最常见的是在农田、工地上劳动的人,有的人一天都喝不到水。尤其东北地区,农民和从事重工业的工人占多数。


    4、不良生活习惯。北方人吃得太多,是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率高的一大原因。北方人比较豪爽,买菜买很多,吃的也比较多,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就会肥胖。北方的肥胖率高于南方,北方糖尿病发病率也高。北方主食吃得比较多,特别是山西、东北,以面食、大米为主,更容易使人患上糖尿病。


东北人吃肉.jpg


    北方人口味偏重,炒菜时喜欢放很多油盐糖,喜欢吃有味的食物,烹饪方式更倾向于爆炒,油炸、烧烤等,东北以爱吃烧烤闻名。饮食太重口,摄入过多高油高脂高盐的食物,会给血管造成很大的压力,增加胰岛的负担,容易诱发肥胖和糖尿病。北方喜欢喝酒,喝酒不光伤肝,还伤胰腺,会影响内分泌,降低身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为了抗寒,北方人喜欢吃更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肉食。但囤积脂肪更容易胖,血糖、血脂更容易升高,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增高。北方人冬季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活动量减少,代谢功能降低,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引起高血脂血症,进一步损害肾脏。


    5、不良用药习惯。北方多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滥用、误用药物的情况仍然很普遍。很多常见药物都有一定的肾毒性。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肾损害最为常见,该药常作为感冒药、止痛药的主要成分。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质子泵抑制剂也会造成肾损害。人们普遍对药物的肾损害作用认识不足,经常出现无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此外,部分中草药,如马兜铃酸类草药可引起马兜铃酸肾病,部分动物类中药也可引起肾损害。而北方人中草药用的最多。凡药三分毒,大多数药物都要通过肾脏排泄,不加控制地滥用或误服某些肾毒性药物而引起慢性肾脏病。


    为什么北方老年人夜尿多?可能得了肾脏疾病


    在我国北方,尤其东北黑龙江、北方内蒙、西北新疆等地,冬季特别长,而且天黑得早,基本下午4-5点天就黑了。尤其老年人无事做就上炕睡觉。人老了,夜间起夜排尿很正常!如果老年人夜间迫于尿意而连续起床。如果一夜排尿2次以上,那么可能不是正常了,要警惕肾病或其他疾病!


    有的人人觉得夜尿增多,无非就是多上几次厕所。平时自己喝多了也会有起夜,一晚上上2-3次,第2天觉得有点头昏脑胀,有点头疼,并没有太多的异常,慢慢也可能恢复正常了。而老年人,如果每天晚上都要频繁的起夜上厕所,不仅对于健康影响非常大,而且可能有疾病。


    频繁的起夜,一是会明显的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增加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的概率;二是非常容易造成老年人的摔倒导致骨折;三是会增加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夜尿增多会增加老年人23%的心血管疾病、26%的高血压以及高达62%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老人夜尿1副本.jpg


    导致老年人出现夜尿增多的原因较多,首先是因年龄的增长,抗利尿激素分泌就会发生异常,在夜间分泌的量就会减少。但如果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减少了,尿液自然也就会增多了,排尿次数也就会增加。其中,有一些人是因为生活因素,比如在睡前水喝多了,或在睡前喝了酒或者是咖啡,这都会导致尿液增多。但更多的是老年疾病。


    很多老年人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会造成膀胱出口处梗阻导致夜尿增多;还有的人得了膀胱炎、泌尿系肿瘤以及膀胱结石等等也会造成夜尿增多。有些老年人患有糖尿病也会夜尿多,有些老年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等。更多的是,老年人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者因为高血压使用利尿剂等药物也会造成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早期和常见临床表现,且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夜尿增多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因为患者肾髓质间质维持逆流系统的能力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皮质集合管对AVP的反应性降低,继而导致尿液排出过多。因此,提醒:发现夜尿过多而又不清楚明确原因,要尽早就医检查肾脏功能或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病早期有哪些症状?检查哪些事项?


    肾病早期可能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也有的人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尽早的发现肾脏病变。用概括这五个方面:1、有高血压;2、尿液异常,出现泡沫尿,还有血尿等;3、出现水肿,下肢的水肿多见,按压水肿出现凹陷,不能马上恢复;4、有贫血的情况;5、不明原因的疲倦乏力。有的人还有血尿、腰痛、尿频、多尿、少尿等症状,以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疾病。


慢性肾病11.jpg


    日常多观察,发现自身的异常情况,要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便排除疾病。其检查项目有:


    1、尿液检查。通过尿液检查可发现肾脏功能异常,比如血尿、蛋白尿等的指标;


    2、血检。除了血常规项,主要检查肾功能,通过了解肌酐等指标,来判断肾功损伤程度;


    3、影像学检查。X光片、超声波、CT等,了解肾脏实体的变化情况,如果有异常,要做进一步检查;


     4、肾穿活检。进行肾脏穿刺活检,通过病理分析了解肾病病理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利于医生对症治疗。近年来,肾病的诊治已进入3.0时代,抽血做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检测。可以诊断一些肾病,肾病综合征中的膜性肾病。


    普通人可以通过测量血压,每年体检检查尿液和肾功能来检查异常情况,而高危人群则最好3-6个月就进行相关检查。


    [专家介绍]


    张振忠,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名中医。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院副院长,曾任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温病专业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临床上主倡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老年病等中医疑难杂症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曾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共8次,发表论文和参与国家课题10余项,著作6部。 


    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论诊治肾脏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等。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3600字)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