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话养生,要预防热伤风热中风心脑疾病
今日2019年5月6日立夏。立夏预示夏天的到来,天气将逐渐炎热。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在春夏交替时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要重点关注心脏。中医认为,心脏的生理特点:一是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二是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相互通应。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初夏,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要预防心梗、脑梗等血管病。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脑病发生。立夏过后,天气逐渐转热,要预防中暑。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应在“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立夏之际养心,是为安度酷暑做准备,可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
立夏时节,人们常常单衣薄被,即使体健的人也要谨防外感。如果生病不可轻易用发汗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脑疾病发作。立夏时节,心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进入夏季仍然要预防疾病,常见高发疾病有:心脑血管病、肠胃病、热中风、肾脏病、泌尿系统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手足口病等。
1、心脑血管疾病。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快,使人感到胸闷、心烦和抑郁等因素会引发或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引起猝死、心梗等。此外,夏季吹冷空调,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内外温差大,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动减缓,肢体和大脑容易出现供血不足,引起中风和偏瘫。
2、胃肠道疾病。夏季细菌横行、病毒肆虐,很容易随着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发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腹泻、痢疾等,同时也容易引起病毒性感冒。中医认为:夏季主湿,而脾胃最怕湿。一旦脾胃失调,就会出现腹泻、腹痛、腹胀和恶心等问题。
3、热中风。热中风就是因为高温引起的中风。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的老年人。因为夏季气温高,大量排汗会带走人体的水分,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水分缺乏,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微小血栓,中风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引起高度重视。
4、肾脏疾病。夏天由于高温,人体大量出汗,身体水分减少,血液循环减慢,导致肾脏供血不足,无法产生足够多的尿液,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除,轻则引发肾炎,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细胞坏死,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5、生殖系统疾病。炎热的夏季是细菌滋生的旺盛时节。由于生殖系统是最隐私的部位,不容易通风透气,细菌繁殖更加厉害,非常容易引发生殖系统感染,导致男人患前列腺疾病和女人患妇科疾病。
6、皮肤病。夏天蚊虫很多,而且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受到蚊虫叮咬后,会引发痒、疼等症状。如果不小心抓破,各种真菌等趁虚而入,又会引发皮肤过敏性、真菌性感染等皮肤病。
7、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在夏季高发的儿童传染性疾病。主要原因是高温引起细菌大量繁殖,而儿童由于卫生意识较差,接触了不卫生的东西引起发病。手足口病不但通过消化道传播,说话、打喷嚏、咳嗽都能传播。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疱疹,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应重点防范。
8、热伤风。夏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晚上入睡后或白天午睡时在风口、电风扇等下睡着,身体易受凉而发生感冒。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常有高热,而且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伴有头痛、沉重如裹、身体酸懒、倦怠无力、口干但不想喝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有的人很长时间都不好。因此,应预防热伤风。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百度文库,夏季常见病文献,好大夫网,家庭医生,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