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举人要通过哪些环节才能做官?
从隋唐到明清,中国科举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发展的阶段。而到清朝时,举人群体的数量,在整个科举选拔人才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额。按照清朝档案记载,从顺治三年开始,到光绪三十一年废停科举为止,清朝一共开科112次。其中状元114人,进士两万余人,举人达10万余人。
举人的份额,很大程度上,为他们换来朝廷给予的特殊待遇。除了免赋税,跟知县平等的待遇外,举人最重要的待遇,便是可以当官。说到底,很多人费劲一生参加科举,无非是为了踏上仕途。否则他们可以选择教书育人,何必受科举的重重磨难当然,举人的能力保障,也是朝廷愿意授予他们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参加过多重选拔,能力有一定保障。
对于举人来说,要当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继续参加科举,成为进士。这个办法难度极高。从举人与进士的数量对比就可以看出,现在就不多加介绍。清朝的时候,举人可以参加“大挑”,获得官职。所谓“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选举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职。
朝廷的这个做法,主要为了舒缓举人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这些落选举人分散在全国各地,背后都有自己的一层关系网,且有一定才学。如果利用不好,产生纪积怨,朝廷就等于为自己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
当然,举人数量极多,自然有一定的限制。先说说资质。清朝的时候,举人并不能随时去参加大挑,需要赶上“大挑”举办的年份,才有机会。乾隆时,大挑规定时间是六年一次。嘉庆时改为十二年一次。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根据各省落选举人数量的多寡,看看是否举行大挑。参加大挑以前,举人必须要能找到同乡京官担保,给一份盖有印章的保证文书。举人付相应费用后,拿着这份证明,到礼部登记,转送吏部,参加吏部选拔。
吏部的选拔,由王公大臣负责。选拔过程中,也有一套标准,被称为:“同、田、贯、日、气、甲、由、申”的八字诀。按照这套标准,选出官员的相貌、体型。因为举人被选任的官职,都是地方官。朝廷很看重他们的形象,认为他们代表了朝廷礼仪。如果长得难看,就没有办法服众,治理百姓。当然,这个标准问题很大。而且,选拔的过程中,全凭王公大臣的个人意见。所以,这里就存在很大的受贿空间。对于其他举人的选拔来说,容易造成不公平现象。
而举人被挑选后,就会被分为不同级别。一等的被授予知县职位,属正七品。二等的授予教谕职位,属正八品。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授予一些其他官职。如嘉庆年间的举人高随,他曾参加平定叛乱的工作,有一定功绩。所以,朝廷他在“大挑”中获得二等评价后,依然被授予正六品通判职位。通过吏部选拔后,并非能获得实际官职。需要地方出现空缺,举人们又通过地方总督、巡抚考核,才可正式获得官职。不过,清朝的时候,大挑并非一直都有。按照嘉庆时《大清会典事例》中《礼部.贡举.大挑》的记载,大挑制度是在乾隆十七年才逐渐确立的,到嘉庆年间定型。
而在乾隆以前,举人也有别的出路。他们可以考内阁中书的职位。内阁中书是从七品官阶,主要从事翻译、文案书写的工作,名额固定。举人想要获得这个职位,就要等到内阁中书的职位出现空额。并且,书法功底必须足够优秀,才能担任这个职位。
除了内阁中书,举人也可以花钱买官。在过去,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朝廷会根据某些特殊情况,如治理河工、筹集军费等,卖出一部分官职。如果遇到国库实在缺钱,卖出的官职,可能会达到上万个。举人买官的时候,会比其他普通人容易很多。当然,前提是举人有足够的银子。虽然朝廷对举人有一定的待遇,但是想靠这笔待遇来买官,还是远远不够的。即便买到官职后,也要遇到现有官职出现空缺,举人才能上任。
最后一种办法,就是到国子监读书,重新深造,将来通过考试后,获得官职。这种办法的问题在于,国子监作为过去最高学府,想要进去的人,一直是挤破脑袋。这些人里,有一部分人是靠真才实学被选进的,包括举人、秀才。还有一部分是靠着父辈荫封,直接拥有到国子监读书的机构。这群人的数量还不小。不管是在乾隆以前,还是乾隆以后,举人想要获得官职,实际难度还是很高的。(脑洞外星)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