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脑血管病高发,警惕隐藏在脖子下的动脉闭塞!
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特别是早春时节。由于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高峰期。由于冷空气的刺激,多变的气候让不少老人难适应,一些老年人或者曾经出现过中风、心梗、脑梗的患者,更容易因气温变化而旧病复发。
我们常见的患者多是脑中风,有的老人早晨起来锻炼,一不小心头晕摔倒,检查发现脑出血;有的老人多年高血压,靠服药控制血压,可过节一高兴,就晕倒了,结果脑出血;也有的人平时没什么感觉,就是偶尔头晕,有时眼睛瞬间出现黒矇,到医院一检查,是脑缺血引起的症状。这些都属于颅内血管疾病,还有一些发生在颈部动脉的疾病,往往引起头部的一些缺血症状,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经常头晕眼花却查不出头部病因,原来是颈内动脉闭塞
2019年3月5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一科经韩宏彦主任收到一封《感谢信》,患者在信中说:“非常感谢韩宏彦主任妙手回春,为我治好了病,我又能继续工作了,真的很感谢!韩主任为人和蔼,医疗技术好,在国内属于领先者!”
患者陈***,有血压高三年,近几年经常头晕,有时一天昏昏沉沉,休息一会就感觉好了很多。有次外出办事,回来以后,又出现了头晕,有时还有些恶心。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病症,后来出现除了头晕,还有些头疼。在当地一家医院就医,没查出头部病因,医生按头晕病给开了一些药口服,短时间症状有所缓解。后来又出现头晕,看书、报纸,几分钟就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到当地一家有名的医院就医,脑部检查正常,但症状表现是脑神经供血不足,药物治疗一段时间,没见好转。
2019年春节后开始感觉病情加重,眩晕、视力模糊、心烦意乱、头痛、恶心等,睡觉躺一整天也不见好。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经熟人介绍,2019年2月28日来到航空总医院就医,韩宏彦主任检查脑部血管正常,推测可能颈部动脉有问题,检查发现颈内动脉闭塞,严重影响脑部供血。而且出现另一侧血管代偿供血,建议手术治疗。由于患者血压不稳,需要进项术前调理。经过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达到手术要求,2019年3月4日行复合手术。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消失,视力变得清亮,脑子清爽。医嘱术后一年复诊,日常注意饮食调节和活动锻炼。患者及家人都非常感激。
颈动脉堵塞可引起脑部缺血症状,早期多无症状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左、右各一条,右侧发自头臂干无名动脉,左侧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分别经过左、右胸锁关节的后方,沿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一旦发生堵塞,将引起一系列脑部缺血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度1%-49%为轻度狭窄,狭窄度50%-69%为中度狭窄,狭窄度70%-99%为重度狭窄,狭窄度100%即为完全闭塞。
颈内动脉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由颈总动脉分出,初居颈外动脉后外方,继而转到它的后内侧,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外口进入颈动脉管,出颈动脉管内口入颅腔。颈内动脉颅内的分支有眼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造成颈内动脉闭塞主要原因是血栓。
颈内动脉栓塞可无症状,症状性闭塞出现单眼一过性黑朦,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受损),伴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或同向性偏盲等(大脑中动脉缺血),优势半球受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颈动脉搏动减弱或血管杂音,亦可出现晕厥发作或痴呆。
颈内动脉堵塞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颈内动脉闭塞分急性闭塞和慢性闭塞。急性闭塞最常见的原因有:颈内动脉夹层,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炎等。夹层常常起源于血管壁的血肿或外力揉伤,因血管内膜和外膜之间的滋养血管出血导致。研究表明,夹层所致的卒中发生率很低,约占0.6%。而心源性栓塞发生率较高,约占30%。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约占70%,常见于老年人和男性。研究发现,25%的缺血性卒中存在颈内动脉闭塞。
一般情况下,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没有明显症状时可以先保守治疗,通过服用或注射药物控制斑块的发展,防止继续狭窄。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情绪;如果是颈动脉中度狭窄,而且有了缺血症状,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颈动脉重度狭窄,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尽快进行手术,否则情况会因脑大量缺血而发生危险。
手术治疗的方式及适用病症
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术式,一般有颈动脉取栓、支架置入术、内膜剥脱术及搭桥术。有研究显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预后优于药物治疗,并可使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得到提高。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也可以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但需要谨防术中栓塞、夹闭缺血、术后血栓形成和自主功能调节丧失导致的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搭桥手术不仅可用于脑血管、心血管及其它血管闭塞的治疗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颈内动脉重度闭塞。
颅外段的颈内动脉闭塞,支架植入术效果较优,可能是因为颈内动脉颅外闭塞多数与局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支架植入后的血流增大,可提高远端灌注和可能提供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取栓、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疗效也得到了认可。可实现术中多次取栓,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适用于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超过静溶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失败或有溶栓禁忌的患者,也可以在早期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搭桥术或多种方式结合,已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患者,颅内外搭桥治疗可能改善脑组织血供、降低卒中复发率。但安全性、有效性存在争议,应在有搭桥资质,由经验丰富的医生主持手术。
颈动脉手术术前需要进行系统的常规检查,评估机体的耐受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即使有一些生命指标不符,也可以采用一些医学手段来进行控制调整,比如血压、血糖等,要控制在正常数值。手术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患者没有特殊的基础疾病,身体脏器像心脏、肾脏等都健康,身体机能够耐受麻醉、耐受手术,就可以手术。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百度文库,脑血管病文献,好大夫网,配图/网络,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专家介绍]
韩宏彦 主任医师,教授,清华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脑血管(烟雾病)专家。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烟雾病研究室主任,参与或独立完成颅脑手术4000余例。
擅长:联合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畸形;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偏头疼。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咨询电话: 15311449806 / 15510250968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