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猪八戒会担心过年,怕被抓家里腌着吃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春暖花开的时候有清明节,盛夏酷暑的时候有端午节,秋高清爽的时候有中秋节……等等,然而,在一众传统佳节中被重视程度最高和热闹程度最高的当属春节。细说起来中国因为幅员辽阔,每个地方过春节的方式都有具体的不同,但是日子却都是一样的,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一年初始的时候。
古典名著代表作品之一的《西游记》既然大量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风俗习惯,自然也缺少不了过节的内容。比如,赛太岁从朱紫国掳走金圣宫娘娘的时候,是端午节。比如,犀牛精想要把唐师父着苏合香油煎着吃,是元宵节。再比如,奎木狼趁着宝象国的中秋节,抢了百花羞公主。另外,还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七月十五等等。既然,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这么多我们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节日,那么,《西游记》有没有写到过春节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春节。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据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所以,我们要看《西游记》里有没有写到春节,只要找找里面有没有提上上面我们说过的任何一个名字就可以了。经过十万八千里的修行和寻找,还真找到了书中写到的春节。
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悟空派八戒去巡山,八戒躲在草窠里睡觉被悟空揭穿。后来,悟空叫猪八戒自己挑选任务,是“看师父”还是去“巡山”。八戒又笑道:“这等也好计较。但不知看师父是怎样,巡山是怎样,你先与我讲讲,等我依个相应些儿的去干罢。”行者道:“看师父啊,师父去出恭,你伺候;师父要走路,你扶持;师父要吃斋,你化斋。若他饿了些儿,你该打;黄了些儿脸皮,你该打;瘦了些儿形骸,你该打。”八戒慌了道:“这个难,难,难!伺候扶持,通不打紧,就是不离身驮着,也还容易;假若教我去乡下化斋,他这西方路上,不识我是取经的和尚,只道是那山里走出来的一个半壮不壮的健猪,伙上许多人,叉钯扫帚,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着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
猪八戒再三思量之后选的是“去巡山”,原因是怕被别人抓家里腌着过年,这里说到了“过年”。除此之外,书中就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个节日。但是,猪八戒为什么会于这个担心呢?而且八戒担心的不是自己被打牙祭马上吃掉,是放着到过年的时候再吃。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北方地区有一个童谣,说的是:小孩儿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紧了腊月就杀猪。可见,八戒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耕社会,种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家畜的驯养。而猪正是我们的祖先最早驯养家养的动物之一,我们从汉字“家”的结构里就能看出一二。“家”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shǐ”,就是猪或者野猪。
事实上早在二三千年前,生活中华大地的原始部族,就已有了很发达的养猪业。猪我们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普通,但那时候的人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过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所以,对于古人来说猪要出栏也是一年当中很重要的事情之一。那么,选在什么时候出栏最隆重也最能表达心中的喜悦呢?当然是过年的时候。农耕社会里的老百姓们,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养大一头猪不仅要倾尽全家的力量,更是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所以,勤勤检检了一年,也就等着年底喂大那头猪杀了好过年,后来慢慢就有了过年杀猪的风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常年都吃得到,但是人们却仍然保留了过年杀猪的习俗,甚至变成了过年的一个仪式。而天寒地冻的北方,尤其是东北,更是有过年吃杀猪菜的传统。猪八戒会担心自己被人抓回家腌着过年,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只是简单提到了一下过年而没有详细写。毕竟,这个节日我们欢乐祥和,而八戒过年太危险。(大蜜小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