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因人因病情而异适合为宜
三叉神经是人脑神经中较粗大的一对神经,由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所组成的混合性脑神经之一。在三叉神经节的周围分成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别支配相应分布区域内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叉神经痛是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中老年人多见,女略多于男,右侧多于左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凉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还能治吗?
2019年1月20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王晓松主任网上接诊一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据患者描述,20多年前不明原因开始右边经常牙痛,最初以为牙上火,吃了些药没见效,间隔一段时间就要疼痛发作一次,大约一年后右侧脸也开始痛,有时无意间碰到脸上某个地方就要痛一阵子,有时吃饭咀嚼食物也会痛。当时在当地医院检查,牙齿、面部没发现明确病因,服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服卡马西平过敏而停用,服用后身上起红斑、感觉头晕。吃了一段时间药症状减轻,几个月后,到了秋冬季冷风一吹又开始发作。2000年在当地医院做过射频治疗,但是半年后就复发了。后来就找中医治疗,针灸不行,一扎针痛得更厉害,又煎服中草药,症状有缓解,仍然不时发作。痛得厉害时吃不下饭,说话也会引起疼痛。2014年8月在北京某医院做过右侧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几年里,偶有轻微发作,去医院看病,医生说继续做手术。因对手术治疗没信心就没去做,疼痛发作时就忍一忍。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疼痛发作变得频繁且程度加剧,很痛苦,只好再想办法继续治疗。
患者近期在当地医院疼痛科咨询,医生还是推荐射频术治疗,因很担心射频后还是会复发,没有采纳。后来还听说过一种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的疗法,不知道这种方式能否治好,听说航空总医院可以做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因而网上寻求帮助,希望王主任能给予专业的治疗建议。
王晓松主任接到患者求助后,仔细阅读患者提供的病例资料及当地医院的检查报告,认为患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患者面部疼痛的病因及类型,还有就是患者减压术后复发的原因不明,建议患者到医院面诊,只有经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后才能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究竟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还是球囊压迫术,不能根据感觉主观决定,要依据实际病况。如果患者的疼痛不是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而是其它病因引起,如脑肿瘤、血管病变等就不能采用。
三叉神经痛的类型及发病因素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多数医生认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如小脑上动脉约占75%,小脑前下动脉约占10%,基底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动脉)、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多见于40岁以下中年人、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有多种,患者在发病的初期,面部疼痛一般较轻微,此时首选口服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药物控制症状。而一些药物过敏者,可选相应的替代药物。多数患者的面部疼痛常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当药物不能控制,疼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时,就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传统的疗法为一些危险性高、并发症多、功能损害大的破坏性手术,目前已较少应用,如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周围支剥脱术等。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甘油注射毁损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这些术式各有利弊,也有适应范围。
半月神经节封闭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达到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药物有无水酒精、甘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月,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左右,5-10年复发率达50%。
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疗效可达90%,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但无法保留面部感觉,多数人术后面部麻木,疼痛有延迟现象,复发率高,有时需要反复治疗。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全麻下患侧耳后、发际内微切口入路,在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以Tefflon垫片将血管与神经根隔离,三叉神经产生刺激的根源消失了,疼痛就会随之消失,三叉神经恢复正常。适应一些“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患侧三叉神经明确受到周围血管挤压、且身体状态良好可以耐受“全身麻醉”者。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但也有极少数患者术后效果延迟或复发,这跟术者的技术、经验及使用的材料有关。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陈国强教授团队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疼痛去除率达95%,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可保留面部正常感觉,术后生活质量好。
经皮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是在荧光屏X线监视下,用14号特别的穿刺针在口角外2.5厘米处刺入皮肤,对着卵圆孔徐徐推进并刺入卵圆孔,拔出针芯,插入导针并推送达Mickel’s囊的入口处(通常距卵圆孔外口17—22毫米),制造一通道,抽出导针,插入4F的球囊导管送到预定位置,注入少量放射显影剂或空气,并旋转球管确定位置。位置准确后,继续注入放射显影剂0.75—1毫升或相应容量的过滤空气,使导管的末端形成一梨形或哑铃型的球囊,压迫节后纤维达到止痛。适应一些身体状态较差、年老体弱、不能耐脑部手术治疗者,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风险小,早期疼痛去除率高。但无法保留面部感觉,多数人会有面部麻木,且复发率高,有时患者需要反复治疗。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的病例,大多数为身体较差的老年患者。
(东方红星 文/李烈;资料来源:脑神经疾病文献,好大夫-王晓松网,配图/网络,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专家介绍]
王晓松 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副主任。
擅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咬肌痉挛、中间神经痛、听神经肿痛等各种颅神经疾病;“微球囊压迫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幕下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改良F-D术治疗痉挛性斜颈。术后无效和复发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再次手术治疗,已独立成功完成“微血管减压术”4000余例。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咨询电话:15510250968 / 15311449806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